yl34511线路中心 / 系列活动 / 国际组织在中国系列活动 /

中国人民大学yl34511线路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举办“ 国际组织在中国之赴山西实践教学活动”

发布:2021-07-16 分享:

弘扬右玉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人民大学yl34511线路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举办“ 国际组织在中国之赴山西实践教学活动”

为进一步创新全球治理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式,发挥实践活动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引领作用,中国人民大学yl34511线路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于2021年7月8日至10日举办“国际组织在中国之赴山西实践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走进山西国际组织项目,感受联合国在中国的点点滴滴”。活动精选防风治沙典范——山西省右玉县、人大考古实习基地——大同吉家庄村、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作为本次活动的实践参访地。yl34511线路中心(中国)有限公司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崔守军、yl34511线路中心(中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韩飞、yl34511线路中心(中国)有限公司办公室项目主管杨玉婷、孙铭彤以及学院25名学生参加活动。

一、

久久为功锻造右玉精神,

艰苦奋斗推进环境治理


山西省右玉县地处毛乌素沙漠风口地带,曾是一片风沙成患的不毛之地。新中国成立后,70多年来,一张蓝图,一个目标,18任县委书记一届接着一届率领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干,把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2010年,右玉县被联合国评为“最佳宜居生态县”。2011年3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六次对右玉精神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并指出,“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右玉精神是宝贵财富,一定要大力学习和弘扬”。

中国的环境治理经验如何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为有志于未来从事全球治理工作的人大青年学子,如何在自身专业知识基础上,在实践中体会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院师生一行走进山西省右玉县开展实践教学。

右玉县委宣传部部长刘青春、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卢俊龙、右玉精神宣传教育中心主任李公园接待了学院师生一行。师生一行首先参观了右玉精神展览馆。随着讲解员的讲解,一段段文字,一幅幅图片,生动全面呈现了70年来,右玉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扎根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伟大实践。新时代,右玉人民干群同心,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参观,使同学们深刻体会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契合的环境治理、减贫等理念落到实处,以及中国环境治理为世界环境保护作出的重要贡献。

图片

随后,师生一行瞻仰了绿化丰碑,参观了右玉县博物馆,进一步体会右玉精神的内涵,更加坚定了为人民谋福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理想信念。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19级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王婷婷:

从不足0.3%到超过57%的绿化率是右玉精神的生动体现。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右玉精神不仅是中国人民在环境治理过程中铸就的精神财富,更是有益于全球环境治理的精神支撑。这启示着世界人民面对气候变化等严峻问题,要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践行“功成必定有我”的庄严承诺。

2020级外国语学院本科生杨青青:

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绿洲,右玉县的生态奇迹向世界展现的是我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我们人民的力量。走在县城整洁而清新的小路上,走近展览馆里厚重的历史和黑白的照片,我们的心中都会激荡起对先辈的憧憬以及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责任感。未来的中国故事、世界故事,需要我们青年一代脚踏实地地去构思,去创造。

二、

走进人大吉家庄考古实习基地,

深入学习了解学校历史考古教学实践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山西吉家庄考古实习基地成立于2018年2月,由我校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与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共同建设。我校历史学院王晓琨副教授主持发掘工作。每年我校有40余名师生参与发掘整理工作,并开展现场教学。每年发掘面积达500平米。吉家庄遗址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晚期到龙山时期(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300年)的文化遗存,现已出土卜骨、骨笛、纹饰、陶器、石器、骨簪、骨针等文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中国人民大学yl34511线路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作为学校跨学科培养、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平台,为增进学院学生对学校历史考古教学实践工作的了解,帮助同学们日后走上国际舞台增强文化自信,学院将人大吉家庄考古实习基地作为此次活动参访地之一。在王晓琨副教授的带领下,师生一行参观了中国人民大学吉家庄考古国际研究基地和吉家庄考古挖掘现场,详细了解了考古实习基地的建立历程,参观了发掘出土的石器、骨器、陶器等成果。历史学院师生对历史考古教学实践孜孜以求的钻研精神和深厚情怀给学院师生以极大鼓舞。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给学院师生以极大震撼。

2019级外国语学院硕士生王怡然:

第一次走进人大历史学院吉家庄考古基地,也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考古,看到了新发掘的历史遗存,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我真切体会到考古的艰辛与不易,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对考古的热忱和坚持。考古是枯燥的、辛苦的,却也是惊喜的、快乐的。站在历史遗迹之上,每一次发掘都是一次对中华文明的探索,考古本身就称得上是一件厚重深沉的艺术品。

2019级环境学院硕士生汪丽君:

探访我校历史学院考古基地——吉家庄遗址是本次参访一项重要的内容,从国宝藏品到历史遗址,吉家庄考古基地通过数字技术、云上讲座、乡村脱贫等多种形式,探索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研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三、走进世界文化遗产,为讲好中国故事,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涵养思想根基

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是yl34511线路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人才培养的理念之一。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古迹就有37处,处于世界前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旗,依托我国发展的生动实践,立足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全面阐述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

为帮助学院学生提升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能力,深入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理念,本次参访活动将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和平遥古城作为参访地之一。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世界遗产中心描述称: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进入平遥古城,师生一行参观了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的日昇昌票号,其存放财物的地窖和防伪密语机关等安全措施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中国最早的一家票号,日昇昌还采取了双掌柜制,以杜绝贪污腐败。随后,师生一行参观了坐落于平遥古城中心的平遥县衙。该县衙距今已经有六百年的历史,建筑群主从有序,布局对称,前朝后寝,左文右武。同学们先后参观了牢房、司法部、大堂等地。作为国内现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平遥县衙也成为了平遥县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

图片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2001年12月14日,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师生一行参观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座石窟。石窟中最小的佛像仅有2公分,最大的佛像高达17米。雕像美轮美奂,独具匠心,不仅吸收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精华,还借鉴了中亚以及欧洲的雕刻艺术传统,是中华文明自古以来与各国文明友好往来、交流互鉴的历史见证。

图片

2021级新闻学院博士生蒋贤成:

此次山西之行让我对国际传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平遥古城、云冈石窟等是中华文化活的载体,文化体验能让国际友人以沉浸、全景的方式感知中国文化。后续我们要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通过文化外交拓宽中国国际传播的形式、范畴与内涵。

2019级哲学院本科生张艺懿:

云冈石窟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三个元素是“三文”——文物、文人和文化。在中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努力下,云冈石窟作为文物得以保护下来。中外文明交汇而成的云冈石窟既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也彰显了世界文明和而不同的多样性。云冈石窟不仅让我在瑰丽精美的石窟艺术与多样文化中受到熏陶,更让我深入了解了国际组织在保护文化遗产中发挥的作用,也更感到yl34511线路中心(中国)有限公司学生身上的责任与使命之重!